客服热线:400-615-8698
林果

互联网金融为何兴于美国而盛于中国?

2014年10月30日 TAG: 本站

互联网金融为何兴于美国而盛于中国?


来源:《中国金融电脑》杂志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已经是时下的潮流,这种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相结合产生的金融创新产品为何会兴于美国但却盛于中国呢?本文意在对比互联网金融在中美两国的发展历程和态势,重点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探讨其机遇和挑战;最后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做出了积极地预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网贷平台等新型金融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是钻政策的空子,是暂时性的野蛮生长,走不很远;还有人则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金融机构的传统经营模式、服务方式和产品体系提出严峻挑战,有可能将会代替商业银行成为新金融格局的主角。在未来,对金融行业来说,互联网金融究竟是吸血鬼颠覆者还是小伙伴?笔者认为需要从梳理互联网金融的源起、发展脉络和优劣势来分析、探讨。

一、互联网金融的源起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相结合的一种金融创新,最早发源于欧美,典型代表是美国。

1.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轨迹

在证券方面,以美国1975年的佣金自由化为契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接催生了一批互联网券商。这些互联网券商通过较低的佣金来吸引客户,并提供资产管理等业务。目前,互联网券商也已经成为美国证券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银行方面,美国1986年完成了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没有营业网点的互联网银行成为可能。由于甩掉了传统营业网点的成本包袱,互联网银行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存款利率,而在贷款方面则能够面向细分市场进行专业化管理,使得互联网银行成为美国银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进入2000年之后,互联网金融开始加速发展,大型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推进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创业企业开始大规模出现。2005年之后,P2P和众筹模式的诞生和成功发展,以及美国通过JOBS法案,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美国经验来看,网络技术发展、金融监管放松、信用体系完善、法律完备都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P2P、众筹、网络保险、第三方支付等创新模式规模都很小,与庞大的传统金融行业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

2005年以前,国内各大银行、券商、保险公司逐步建立自己的网站,借助互联网渠道,把业务搬到网上,开始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

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开始从技术领域深入到金融业务领域,互联网金融概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2013年,以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和众筹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展示了互联网金融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以余额宝为例,20136月阿里巴巴公司推出余额宝,据天弘基金2014年一季度报表显示,余额宝对应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规模为054万亿元(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43月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为5004万亿元)。余额宝推出10个月吸收资金规模接近居民储蓄存款的1%,银行理财产品的10%,引起大量银行存款搬家

3.中美互联网金融发展差异分析

为什么美国的互联网和金融都很发达,却没形成更加发达的互联网金融?而在金融业尚未完成市场化,网速发展也差强人意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反而如火如荼?让我们从以下几个实例来分析探讨:

在第三方支付方面。美国第三方支付的典型代表是Paypal,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但是发展规模并不大。在美国,传统的支付方式较为完善,绝大部分人都可以使用信用卡网上支付,因此第三方支付的市场很小。而我国因为传统的银行支付方式手续繁琐,且费用较高,才促使了支付宝等类似的第三方支付快速发展。

P2P小额贷款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国P2P网络平台企业达到1000多家;目前,国内P2P网络平台的发展规模超过美国。究其根源就是国有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大,不太适合于服务中小微企业;中小金融机构不发达,服务的供给不足,很多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巨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推动着金融模式不断创新。以阿里公司小额贷款业务为例,阿里公司掌握着大量的企业交易信息,顺应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抓住了市场的机会,因而小额贷款业务得到迅猛发展。截止到20143月底,阿里公司小额贷款客户数已达64万,放贷总金额累计达到1500多亿元。

在余额宝套利方面。余额宝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的利率管制。目前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可是对应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有6%,2013年货币市场的利率也经常达到6%甚至更高,这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套利空间,只要能把钱从活期存款搬到货币基金里面,就可以赚大钱。说到底,余额宝本身并未创造任何价值,所做的工作仅仅是货币市场的搬运工而已。因此,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我国金融业发展状况、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市场管制密切相关,正是由于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很多人的金融服务得不到满足,才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

为了探讨我国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比较优势,只有在充分了解双方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才能判断未来双方可以彼此依托的手段和可能的方式,进而判断未来发展的趋势。

1.优势:用户覆盖率高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网上购物商城、第三方支付极大地提高了购物的便捷性,网购消费者数量快速增加,网购渗透率已超过40%,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习惯。目前,大中型银行用户数量均超过千万,从绝对数量上来讲,传统金融机构的用户数量并不小,但与互联网公司相比,用户数量还不在同一级别。基于平台优势,排名前五的互联网公司月度覆盖用户数量均超过4个亿,对互联网用户的覆盖率超过50%。尽管互联网从事复杂的金融业务仍较为困难,但从事一些简单的金融业务,如车险、意外险、券商中传统经纪业务等,更容易利用其平台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2.劣势:信用不足,客户黏合度不强

从资金出让方的角度来看,出让资金是为了获取利息、股息等收益,但出让的前提是保障资金的安全。网络购物等行为涉及的资金量较小,即使发生风险,用户损失不会太大。一旦涉及大额资金或者资金需要长期流动时,很多客户愿意选择信用水平较高的传统金融企业,而不是互联网公司,因为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业务的时间仍然较短、信用积累不足。

3.机会:移动互联平台

互联网企业凭借互联网技术介入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融资、理财领域,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拓宽了金融服务的渠道、丰富了金融服务的模式,实现了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户,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户,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74.5%提升至81%。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互联网企业已经形成门户、电商、社区、垂直等几大类型,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已发展成为社交平台,形成了互联网生态圈,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打开用户流量入口。互联网金融在销售平台方面取得了时间、空间的竞争优势。

4.威胁:政策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提高了交易效率,减少了交易对货币供给的需求,但目前因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尚未明确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求,具有不确定的政策风险。

传统金融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和金融危机的考验,各类金融技术的储备、风险的控制和产品设计能力非常完善,具有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可比拟的专业优势。互联网企业目前涉及的业务主要是理财产品的销售、第三方支付和P2P贷款,这些业务流程比较简单;而对于需要大量的金融技术积累才能够完成的投资银行、衍生品设计等高端金融业务领域,在金融技术储备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还无法进入。

银行业是最典型的传统金融机构,是居民投资类资产最主要的管理机构。银行业以稳健、扎实的经营承担着国家最主要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的职能,在宏观政策传导、风险管理、客户资源等方面有难以替代的优势。国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了极为严格的监管,因而铸就了银行在信用品牌方面的强大优势;同时,银行业在信用风险的管理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在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内市场上,银行业拥有最为广泛的客户征信信息和客户数据,具有最先进的风险控制水平。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业态,并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各自依托自己的平台、资源、人才团队等优势,顺应客户行为越来越互联网化的趋势,对传统的金融产品进行互联网化改造和价值重构,是在中国金融发展和科技进步相互交织的特定时空点上所形成的新的模式形态,既契合了客户行为演变的趋势,又契合了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机构自我发展的需求。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通过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的应用,将大幅降低信息处理成本,减少交易成本,金融业务透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业、金融业和电子商务业之间的划界日渐模糊,行业融合将渐趋深化。因而,互联网金融未来必将是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差异互补、融合促进的过程。

与传统金融业在资金、经验、网点布局方面占有优势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资源开放化、成本集约化、选择市场化、渠道互联网化、运营高效化、用户行为价值化等优点。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资金流动效率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互联网金融应当专注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体系包容性,发展普惠金融。一是提高金融服务的能力。依托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的庞大的数据量,云计算等大数据挖掘技术,促进信息对称,提高运行效率,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二是消除服务对象的差异。服务传统金融体系难以覆盖的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在“小微”的领域内精工细作,与当前银行主流业务相互补充。三是通过云计算和行为分析,深入挖掘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了庞大的数据信息,开发形态丰富多样的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传统金融积弊为互联网提供了创新的基础,互联网则在继续传统金融盈利模式的基础上创新了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更多能量和生机,必将促进传统金融行业效率的提升,实现金融服务的多元化。

本文链接:http://www.linguo.cn/product/html/26.html转载请注明!
扫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林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102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