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把银行推到了一个非常被动,或者非常尴尬的一个地步。怎么样在这一方面有一些更大的力度,更多的服务品种,通过创新推出服务,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目标。
2012年12月21日上午,主题为“支付行业格局变化与发展趋势”的主题论坛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本次论坛是第十三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的一部分,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副总经理张永福主持了此次论坛。
近年来,我国支付服务产业在创新与竞争的双驱动下,市场发展迅速,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特别是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已经渗透到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支付业务也由线下向线上延伸,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覆盖面和渗透率不断增加,支付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百姓生活,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此,本届论坛特别邀请支付业内监管机构、服务组织和相关IT企业领导出席,就支付行业格局变化与发展趋势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刘建忠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银行在整个的支付领域,应用的过程中好像一直都扮演着不太受欢迎的角色,中国的支付领域发展了13年,从1998、1999年开始,这么多年的时间里面,整个银行业围绕网银的发展来做,网银的客户,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可能最多的也没有突破1.5亿,但是整个支付市场这么大,我们支付的客户群又是这么多。所以,从创新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作为银行可能有点惭愧了,在创新这个角度,没有跟上孙总,还有整个市场的脚步,这一点非常残酷。
但是,总的来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作为中国广大市场的一个金融消费的服务者,我觉得作为银行业也一直从银行自身的特点,致力于整个的业务的发展。所以,我想利用今天这一点时间汇报一下我们关于支付和创新的一些简单认识,也说一说我们银行在支付领域创造了哪些应用,同时我想更多的这种态度,就是要进一步的去开放,进一步的去共同合作。我们一定要赢得广大客户的认可,我觉得这是我们立足于中国大地,或者立足于世界的一个根本资源,我们所有一切的工作,如果都不是围绕客户和市场做,而是围绕我们自身的一些管理需要来做,想得到更多的发展,或者更多的赢也就很难了。
应该说,回顾过去,中国的支付业务,特别是银行金融支付业务,从1999年各家银行开始支付网关的建设,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有网银,我们所有的客户要做任何支付的时候,都要登录到网银界面,输入很多要素以后,然后再登录第三方的支付界面,再选择一些支付,这个流程非常的繁杂,客户体验也非常差。由此,造成整个的应用非常受限制。从2006年开始,整个支付领域应该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家可能都清楚,2005、2006年中国的支付业务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那么,去年开始,可能整个的移动支付带来了整个支付领域的变革,这也是大家的一种共识。
围绕整个应用的变革,银行这些年一直干什么?我想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作为建行来讲,实际上这些年也是围绕支付市场的变化和整个行业标准的一些应用也在一直做一些尝试。过去的网银支付,逐步推出了帐号支付,就是客户不需要再登录到银行的网银里面去,只要拥有银行的帐户,有一个手机跟帐户绑定,通过短信认证,就能简单地完成支付业务。
但是,这个时候客户说,我还是麻烦?为什么?我在整个交互过程中,必须回到页面,我觉得还是不方便。那怎么办?建行基于这个局面,在帐号支付的基础之上,也是为了配合这个市场的发展,我们创新研究的叫快捷支付,银行的快捷支付。所谓银行的快捷支付,就是银行不再需要通过商户的界面跳转到银行的网银界面,或者银行的交互界面,就可以直接做一些支付,这样大大减少了客户支付的便利性。我觉得这个推出以后,应该说还是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同时,银行也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也在积极关注和跟进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和应用。应该说随着拉卡拉这一类领头羊公司的推进,我们也在认真研究怎么样利用银行的帐户更好地推进客户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怎么样更好地把客户的应用场景在银行的帐户管理上更便利。
我觉得从建行的角度,从今年开始,也是试图把移动金融,移动支付作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去研究。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毫不例外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把我们整个过去手机银行的客户端的界面能够围绕我们现在所谓时尚、更酷、更炫的角度做一些改造。如果在座各位用过建行的手机银行都知道,我们最近推出了新的手机客户端,也推出了一些类似于手机摇一摇,现在至少我们做到了,拿我们手机摇一摇就可以显示帐户余额,我们正在做一个摇一摇,几个人做一些AA制收款,以及我们一些摇一摇的转帐,这项业务,我想市场还是会非常大。同时,作为银行,也会致力于下一步像类似于拉卡拉这样公司的合作。因为我们是应对市场已经有的市场去做,而不是再重新分隔或者创造一个市场,这个角度是我们毫无例外要做的。这是对个人的应用。
那么,大家关注的客户群更多的是个人市场,或者蓝海,或者长尾,但是银行服务的内容很繁杂,我们不可能做到向每一个行业深深的打出几个有特色的应用,这样可能在座的很多客户特别是媒体客户会感觉:作为银行,你们在这方面的服务做得不够宽泛,互联网要专注机制。所以,我们围绕企业的应用,也推出了一些重点的支付。比如建设银行这些年,特别是从去年,着力打造了一个围绕大宗商品市场和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围绕大宗商品市场,会员之间需要一些资金的划转,就是所谓的出入金,也需要资金进行监管,这时候银行过去的简单的单一的帐户管理不能够满足这种客户需求。我们一经推出,应该说现在在整个市场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同时,也是顺应了整个国家和社会变革的发展需要,大家知道现在整个国家为了规范管理,我们在整个行业应用和产业应用中都是做大宗商品的采购,都是在做招投。特别是我们也是根据2008年汶川地震,在四川有大规模的建设,2009年建行在四川试点推出了网上招商,做好投标企业的资金的监管,资金的保证金的管理,招标企业所谓对投标单位的统一管理,应该说这个推出,对整个行业应用还是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我也同意刚才孙总说的,创新,一定是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的一个方面,这是非常好的。
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特别是一年多,建设银行在整个互联网应用领域中,也是取得了我们在座各位的认可。我们整个的客户规模,客户的应用还是有了极大的提升。现在我们每年整个建行的互联网网站,每年访问量4000多万人次,最高已经突破5000万,我们也在跟各个方方面面进行合作,推出我们的金融支付平台,在这方面也会借助银联的力量做好客户需要的第三方支付,特别是跨行支付的一些瓶颈和障碍。同时,特别是在2001、2002年,大家如果也兴趣,我的PPT后面会讲一些我们在行业的应用,我们围绕一些航空公司,围绕第三方支付公司,围绕一些传统的产业性的公司,建行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也纷纷的提供了一些资源。从建行来讲,无论从我们的高层,还是到我们的职能部门,希望用一种比较开放的心态和一种比较积极的行动来获得广大客户和市场的信任。通过大家的信任,来共同推动整个金融市场和整个社会金融应用的进一步的扩大。而在扩大过程中,来使整个的应用市场的信用度进一步的提升。
今后整个的银行业包括建行更是这样,还会进一步的打掉一些我过去一些所谓的条条框框。大家都理解,可能银行过去的帐户管理,风险管理,都有一些天然的瓶颈和障碍,这也是400年的银行历史发展形成的。因为银行400年的历史就是围绕着所谓的支付结算和货币媒介两大职能。那么,最后随着整个互联网的发展,把整个银行推到了一个非常被动,或者非常尴尬的一个地步。现在我们的帐户数好象跟第三方公司拥有的这种客户数比还不在一个数量级。所以,下一步怎么样在这一方面有一些更大的力度,更多的服务品种,通过创新推出服务,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一个目标,也是需要真真切切的拿出一些行动来。也提醒在座的各位,共同的更好的监督我们,我们也会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大家一起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