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15-8698
林果

银行如何把握金融互联网的机遇

2014年07月24日 TAG: 本站

银行如何把握金融互联网的机遇


来源:《新金融世界》杂志)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给银行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金融为银行发展和培养了更多的电子渠道用户和使用习惯;带来了更宽松的监管环境、更好的技术支持、更多的创新原动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几年从支付领域开始,银行业已经明显感觉到了竞争。特别是2013年出现余额宝、微信理财、百度理财、P2P等新兴金融模式,标志着互联网公司高调地迈进了银行传统优势领域,逐步向银行业务进行侵蚀。有媒体称“2013年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它让大家明显感受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造成的强大冲击,大众对互联网金融新产品的认同和热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银行业不再是固若金汤的垄断行业。金融互联网时代,真的是蚍蜉撼大树的时代吗?

中国银行业的电子渠道建设从1998年招商银行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至今,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近几年,银行业对电子渠道建设越来越重视,一方面,很多银行无论从交易量还是从交易额看,电子渠道已经取代了柜台渠道;另一方面也尝试着通过其他渠道来探索银行业在金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比如建立电商平台、成立支付公司等。

金融互联网时代的确带给银行业不小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更愿意相信它是银行业的春天。中国产业需要转型升级,银行业更需要改革和创新,但改革需要条件需要契机,金融互联网时代正在给银行业创造这种机会。

金融互联网为银行创新提供了多种机会

1、为银行创新提供了大环境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3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营收达1814.2亿元,年增长率为66.8%。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普及和第三方支付公司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人采用了网上购物的方式。淘宝、京东、1号店、苏宁国美的网上网下一体店的成功,都为银行业发展了众多的电子渠道用户,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2、带给银行业更宽松的监管环境

金融互联网时代,涌现了很多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包括金融化的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电商大数据金融、众筹融资、互联网创新金融产品(余额宝)和金融增值服务等。这些新模式的出现倒逼了监管机构重新考虑现行的银行业监管模式和业务规定,今后银行的发展可能会有更宽松的监管环境。

3、为银行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金融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技术、云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为银行业的技术架构和框架,渠道的整合和打通创造了机会。为打破了以往旧的条块分割,打破部门银行现状,实现流程银行提供技术支持。新一代的技术架构,将更注重系统的整合、流程的无缝衔接,应用场景的模拟、数据的挖掘、智能模型的建立等方面。

4、使银行有了自身创新的原动力

金融互联网时代,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改革,使银行不能再简单地依靠存贷利差生存。需要改变银行信贷结构,比如主要依靠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现状。今后这种传统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银行必须发掘更多利润增长点,比如对小微企业信贷。像淘宝的成功、阿里小贷的成功都给银行信贷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探索的新路。

金融互联网时代把握银行创新的四个思路

银行的机遇是需要银行从业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去把握的,否则就成了温水煮青蛙,使银行业丧失了机会和应变能力。结合以上金融互联网时代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以下想谈谈银行业把握机会的几点思路。

首先,为迎接金融互联网时代,银行需要改变产品设计思路。

金融互联网时代有着门槛低、方便快捷、信息透明、成本低的特点。银行现有的电子渠道产品大多数是移植原柜台产品,或者同步部署柜台产品。产品设计大部分还是依托于业务管理部门,产品的设计者更熟悉网点推销的模式,后台数据的支持也顺应了这种设计模式。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往往没有考虑到电子渠道的特点,比如无人工辅助,流程需要便捷、后台接口数据需要细化等问题。这样就造成了产品移植到电子渠道上,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比如从目前来看,银行信贷产品的线上转移,就不是很成功。银行网上信贷产品依旧具有审核材料多,需要人工落地审批,从客户申请到实际放款时间长的特点。阿里小贷目前就通过大数据的支撑,已实现了流水线作业。

进入2012年以后,阿里金融小额微贷平均每天完成贷款超过8000笔,基本实现了批量化出品。所以银行的产品设计,不能延用旧的思路和模式,需要将电子渠道设计提前,融入到产品设计的初期,后端系统的支持也要考虑电子渠道对数据的特殊要求。

另一方面银行电子渠道产品设计要注重化繁为简,顺应互联网碎片化的思维,设计操作流程简单快捷的产品。

以往银行工作人员都认为银行是个具有专业知识的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产品设计可能更注重专业性。但在金融互联网时代,人们更需要的是门槛低、简单、透明的产品。近期余额宝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余额宝实质就是货币基金,但它门槛更低、申购赎回更方便、收益更高。虽然也不排除赔本赚吆喝的成分,但这样的产品更符合金融互联网时代的思路和大众的需求,也应该是我们银行业产品创新的方向。

其次,为迎接金融互联网时代,银行渠道建设的新思路应该是大融合。

目前银行业电子渠道建设主要分为网银渠道、手机渠道、电话渠道、网站渠道、自助渠道等。因各渠道的系统不同,每个渠道都有自己的身份认证体系,需要设置不同的登录和交易密码,给客户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各渠道的界面和菜单也不一样,客户需要熟悉各渠道的菜单布局和显示样式。甚至有时同一个产品在不同的电子渠道上客户操作的流程和体验都不相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银行的各系统没有做到数据的共享和打通。网站和网银的打通,能实现低风险交易的转移,客户能更方便快捷地办理一些查询、缴费和支付业务。如果能实现手机和网银渠道的打通,对现在成几何级数增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将实现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客户无论是通过PC机、PAD或手机处理银行业务,都用统一的认证体系、避免记忆多种密码。采用相同的菜单布局,接近的页面风格、统一的安全措施,对客户来说也免除了去柜台开通多个渠道的麻烦和熟悉多个操作界面的辛苦。目前从安全措施上,已经在统一安全工具的角度上迈了一大步,建行即将推出的音频盾,将实现建行PC机、PAD或手机处理银行业务同一客户使用一个盾。

另一方面渠道的融合,才能实现线上和线下业务的统一,为今后移动联网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客户可以在不同的电子渠道上分段完成同一个产品和服务,比如在PC机网银上操作某项银行业务,因条件的限制,可以转移到手机上或者PAD上继续完成。

第三,为迎接金融互联网时代,银行需要更加重视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

银行业作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行业,掌握着客户海量数据。银行业这几年已经在客户信息收集和整理上迈出了探索的步伐,很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特别是对大客户,VIP客户进行维护,建立了对应的客户经理制,逢年过节都会发送问候信息等。

但对客户的营销还主要依靠客户经理,对客户的偏好主要还是取决于客户经理的判断和客户交易数据的初步筛选,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由数据和模型提供的精准营销。

数据的分析不仅在营销领域重要,风险防控领域更离不开它。便捷和安全从来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互联网的发展一直伴随着这对矛盾的成长。银行如何能将复杂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客户,很大程度取决于银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的能力。人工智能判断客户的交易行为安全性,将是未来银行电子渠道交易的发展方向。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理论开展的安全研究,将能自动识别客户的交易真实性,一旦后台判断有风险就会挂起阻断交易,需要重新增加客户的安全手段,认证客户的身份。对于普通客户而言,交易将更加顺畅,流程和步骤将得到简化,甚至可以无需验证密码和网银盾。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便捷和安全的矛盾。

数据挖掘和应用工作,除了运用模型和云技术等分析和提炼数据以外,银行还必须注重基础数据的管理。同一个人可能在银行办理多项业务,留有多项信息,但比如手机号码就有可能在不同的系统中保存得不一致,基础数据的不一致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电子渠道产品和流程的客户体验,所以银行需要在数据的初审、变更、整合方面做系统和大量的基础工作。

最后,为迎接金融互联网时代,银行需要改变营销方式。

目前银行的电子渠道的营销主要是网站营销、短信营销和客户经理营销。营销的对象划分比较简单,主要是针对客户交易金额。

在产品营销方面,更多关注产品简介和风险提示。虽然很多银行也关注了新型营销平台,拥有微博和公众微信账号,但实际营销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的营销确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淘宝为推广手机支付,2013年双12推出另类营销手段宣布购买了2013146期双色球彩票的所有投注组合,在1212日当天通过手机淘宝免费发放给用户,造成了手机淘宝客户井喷式增长。近期腾讯公司为推广微信支付,于2014年初推出嘀嘀打车,每次可优惠10元。这项服务吸引了不少的上班年轻白领。为迎接春节假期的到来,腾讯又推出了微信新年红包活动。微信5.2版本发布之后,仅用两天时间,微信群中抢新年红包就呈现刷屏之势,并愈演愈烈。微信新年红包的实质就是以AA收款为基础,银行业也推出了AA收款,但附加的其他产品关联度和推广力度都稍逊,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这些成功的营销案例都带给银行业关于产品营销方式提出了新思路。

互联网条件下,产品营销具有需要聚人气、培养客户使用习惯、增加客户粘性的特点。银行业的产品营销也需要更多地引进互联网思维。

比如根据和讯网2013年度中国电子银行报告中对网银用户使用偏好的研究就发现,1756%的用户希望在用网银办理业务时,能够获得积分、礼品等奖励。银行业注重了银行卡的消费积分,但在电子渠道整体营销,奖励方面做得比较少。银行业可以建立电子渠道统一积分体系,针对不同渠道和产品设定不同的权重,重点引导客户去使用重点的产品和渠道,在积分兑换方面也需要扩宽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银行业需要放低姿态,改变思路,跟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步伐,更多学习和尝试。虽然在创新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有阵痛和迷茫的时期,但只要银行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相信银行业会迎来金融互联网时代的春天。

本文链接:http://www.linguo.cn/product/html/26.html转载请注明!
扫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林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102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