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业内人士的角度看互联网支付的未来
中国电子银行网
2013年至今,互联网金融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互联网对传统金融支付的渗透也初步显现。
一方面,以阿里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机构正在通过新的商业模式进军金融支付领域;同时,另一方面,以银联和各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支付机构又凭借对互联网精神的理解不断展开各项支付创新。在双方的角力和创新推动下,NFC近场支付、声波支付、二维码支付等电子支付开始呈现越来越多的创新形态。
那么,未来的支付体系演化将呈现怎样的趋势?互联网支付又将呈现怎样的走向?
银行系电子支付,仍稳居市场老大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显示,近三年,银行渠道的电子支付业务持续增长,其中网上支付增幅达52%,移动支付更是达到了973%,但电话支付的交易量逐年下降,显然这种支付模式已逐步被更加快捷方便的网上支付所取代。从2013年来看,银行系电子支付业务共发生257.83亿笔,交易金额1075.16万亿元,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互联网支付业务153.38亿笔,交易金额9.22万亿元,相比而言,虽然支付机构的支付笔数呈现了一定的规模,但从支付金额来看,银行系电子支付市场份额仍稳居老大,依旧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银行系电子支付情况表
注 :银行系电子支付是指客户通过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发起的支付业务,包括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三种业务类型。
银行系新型移动支付,呈现爆炸式增长
数据显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三年呈现飞跃式增长,年交易笔数从2.47亿发展到16.74亿,交易金额从0.99万亿发展到9.64万,增长近10倍。虽然从整个电子支付交易来看,移动支付所占份额仍不是主流,但从整个价值链来看,未来移动支付将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从移动运营商来看,三大运营商自2011年起纷纷布局NFC支付,完善SIM卡的NFC功能并大力推广,例如2014年中国移动计划发放1亿张NFC-USIM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分别启动了5000万张NFC-SWP卡和千万张量级的SWP-SIM卡采购项目。
从银行、银联等支付服务商来看,均争相转换思维,积极追赶互联网金融的潮流,不愿放弃移动支付市场这块蛋糕,不仅推出手机NFC支付、扫码支付等创新产品,同时也在不断拓展着线下的支付应用场景,积极布局支付设备,例如,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国布近300万台“闪付”终端,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手机支付受理,截至2013年底,全国金融IC卡累计发行5.93亿张,全年新增发卡量4.67亿张,占当年全国新增发卡总量的64%。
从应用提供商来看,高校、公交等公共事业机构也在不断尝试,寻求合作。
从设备提供商来看,智能手机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专业人士预测,2014年,中国市场上将销售4.435亿部手机,其中高端手机将占据20%,同时智能手机的主流生产厂家也纷纷参与到NFC进程中来,例如小米、魅族、OPPO等国内厂家以及三星、索尼等国外厂家均已推出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包括苹果也在酝酿下一代手机的NFC功能;从终端用户来看,无论从周围环境的支持还是对新事物的接受上来说,都已经日渐成熟,移动支付将迎来重要的发展契机。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将大举攻城掠地
近年来,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13年交易规模已达9.22万亿,其中除去银联在线占据11.2%的市场份额,民营第三方支付公司占据了88.8%的市场份额,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力进一步显现。
目前而言,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在线上的支付模式及份额已相对稳定,但线下支付仍是一片蓝海。自2013年起,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机构不断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出例如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空付等新的支付形式以及嘀嘀打车、公交支付等线下支付场景,旨在线下复制其线上的成功。当银行开始追赶热潮的同时,互联网企业已在酝酿新的突破,除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线上优势,他们还在拓展金融业,移动运营商、应用提供商等跨界的合作伙伴,试图打开线下的支付市场。
例如近期支付宝宣布携手住建部推出的城市一卡通服务,将支付宝钱包的支付场景拓展到线下的公交支付,可以在35个城市通行。一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打通线上线下的支付场景,提供日常的便民服务,培养好用户的使用习惯,其对市场的侵蚀将呈爆发的态势。其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创新思维为其在支付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而这种影响力还未全部显现,预计在未来的几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作用将会更强,无论交易规模还是市场规模都将更加庞大。
综上,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虽然稳居老大,但如果不快速转变思维、深入挖据用户需求、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市场必然会被富有活动的竞争者所侵蚀。未来移动支付市场,无论银联为首的银行系电子支付还是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鹿死谁手还要看谁能够真正走进用户的支付场景,获得用户的使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