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15-8698
林果

移动金融: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个十年关键

2014年11月25日 TAG: 本站

移动金融: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个十年关键


来源:国际商报


工信部公布今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1394.1万,总数达到8.17亿,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幅超过50%。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手机上网用户的激增,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的变革。马云认为:“手机将来会成为数据消费器”。中国网上银行促进联盟秘书长曾硕认为:“金融服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是顺应了互联网对于生活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而移动互联网对于生活方式的第二次变革,将使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从系统走向生态,融入生活场景、融入商务服务过程,真正实现‘随心、随行’。金融服务在我的兜里,在我的手机里。”

 

行业发展新机遇

 

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渠道业务量增长明显

有人曾这样说,“电子支付是整个银行支付未来的发展方向”。交互式、开放式的互联网渠道以其良好的客户体验,正在使商业银行面临渠道重新定位和整合,并且开始思考如何借此进行金融创新。

数字是枯燥的,却又是最有说服力的。截至2012年末,工行电子银行客户达3.15亿户,年交易额人民币332.6万亿元,业务占比达75.1%,较2011年提高5个百分点,即每受理10笔业务,就有7笔以上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电子渠道完成的;手机银行客户数量比2011年末增长54.5%,全年交易额增长近16倍。

第三方支付风生水起银行发力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日前,花旗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列出了10项可能彻底改变世界的技术。这10项技术覆盖能源、娱乐、IT、制造、运输等领域。其中之一便是移动支付。目前移动支付在日本(普及率高达55%)和新兴市场普及率相当高。目前全球手机用户高达60亿。加拿大市场研究公司IEMarketResearch估计,到2016年,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将增长到1万亿美元。

银行转型成功利润还会增长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涌现,对银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业内人士对此已有共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日前预言,与互联网相匹配的银行业务市场规模将爆发性增长,因为外部环境为电子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加上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为移动金融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智能手机功能不断强大,使手机能够成为移动的银行。

坚持改革创新,银行就不会是“21世纪一群要灭亡的恐龙,反而可能中生,正如曹远征所说,目前银行业利润下滑只是阶段性的,并不意味着中国银行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如果银行转型成功,利润还会增长。

 

软硬条件渐成熟

 

硬环境:理财支付正在逐步“离柜”

移动支付平台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从传统“柜面发卡”向“空中发卡”的转变,创新发卡和营销模式;可以支持通信运营商开拓增值服务;可以让消费者拥有低成本、安全、便利和应用丰富的手机钱包,享受更贴心的支付服务。

硬环境:金融APP应用程序渐多

相比银行大规模地建设基础渠道,保险行业则更爱在软件上下功夫。国内首家第三方保险搜索比价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海趣保网近日就开发出适用于IPAD护驾趣保保险等产品,希望解决客户在网络购买保险产品时的信息不对称和信任问题,对各大保险公司官网、专业保险网销平台、电商保险网销平台在售的保险产品进行搜索比价。

软环境:获取更为对称的产品信息

近期在美国发布的《华尔街,一群缺乏道德良知的赌徒》一文中说,华尔街的财富是从美国9500万大众投资者那里偷来的。华尔街需要那些非理性、信息不足到可怜的程度……的投资者。作为现代都市人,除了会运用新兴工具,还应掌握必要的产品信息。

 

应做到三结合

 

创新要与行业新科技新应用结合

移动终端产品的特点是产品更新速度快,造成移动终端使用群体“喜新厌旧”的使用习惯十分明显。因此,农行辖属各级行应结合新终端产品和新应用,不断创新移动金融应用,突出产品的先进性和时尚性特点,吸引客户使用。

创新要与客户多元化需求相结合

移动金融应用追求的是三“A”标准(AnytimeAnywhereAnyhow),注重给客户带来随时随地多功能的应用体验。

创新要与现有渠道和产品相结合

在突出移动金融产品的时尚性及便利性特点的同时,还要将移动金融应用和现有渠道和产品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提升渠道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渠道和产品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保持产品的连续性,易于客户熟悉和认知。

 

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个十年的关键

 

移动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会有多大呢?“移动金融”让人随时随地获取财经金融信息,能够降低金融信息传播成本。一方面,互联网使金融信息传播快速,充分透明。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显示:20131月财经金融类网站总访问次数达381539万次,月总页面浏览量达381539万,月总访问时长达9122万小时,互联网已经成为用户获取金融信息重要的渠道之一。同时,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手机微博和手机即时通信等,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财经金融信息,金融供需信息几乎完全对称,并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直接交流沟通。移动互联网将改变用户获取金融信息的方式,使金融信息充分透明。

金融机构参与移动金融可分为几种形式:一是移动银行,这是电子银行业务、互联网银行业务在移动终端上的实现;二是移动证券,这是股票类交易在移动终端上的实现;三是移动电子商务,银行或者券商打造电子商城,让客户在移动端上购物消费;四是移动转账,使用手机向他人汇款,通过移动银行实现行内或者跨行不同账户间的转账;五是移动缴费,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水、电、煤气、物业等费用的缴纳。从上述分类业务可以看到,国内的移动金融主要是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等业务向移动终端的移植。

移动互联网提高了金融数据收集能力,大数据则为金融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思路。对于金融企业来说,简单的数据收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只有对金融数据进行复杂分析,才能快速匹配供需双方的金融产品交易需求,才能发现趋势和隐藏的信息,才能让金融企业洞察和发现商机。

今天,通信运营商把无线网络铺设到哪里,智能手机就用到哪里,大量的内容和流量就导入到哪里,自然、无限的商机也就追随到哪里。唯有“移动”起来的金融,才具备在下一个周期继续参与竞争的生命力。

本文链接:http://www.linguo.cn/product/html/26.html转载请注明!
扫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林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1027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