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卡金融时代渐行渐近
2012年08月28日 TAG: 本站
近期,随着工行在全国推出手机银行预约取现功能,无卡取现再度引起广泛关注。这项由交通银行2010年率先推出的新业务,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满足客户的不备之需,但实际上无卡取现真正的创新意义在于弥补了电子银行一直以来在现金功能方面的缺陷,为电子银行的深度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也预示着无卡金融时代的来临。
无卡取现的实现原理是基于动态密码的运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无卡金融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针对小额资金的无卡取现业务也是必然趋势,但要就此说进入了无卡金融时代还为时尚早。任何一项个人金融服务创新能否得到广泛应用,为广大持卡人所接受,首先需要解决安全和便捷问题,无卡取现业务同样如此。
安全性方面,无卡取现实现了银行卡与自助机具的硬件隔离,可以有效避免卡片被克隆、盗刷等问题,但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少了刷卡环节的强制性约束,从目前的无卡取现流程来看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包括手机遗失、短信欺诈、SIM卡复制等。尽管银行会采取预约码、动态口令等多重保障措施防范风险,但客户长期以来形成的用卡习惯能否适应这种安全机制的变化还是个问题,对大多数客户来说,恐怕还不如刷卡+密码来得踏实。
便捷性方面,目前推出无卡取现的四家银行,广发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流程相似,凭手机号码、预约码以及预约账户的取款密码取现。工商银行的操作较为繁琐,需要通过口令卡或电子密码器进行身份认证,还需要输入银行发送的临时短信密码。南京银行的操作流程则相对简便,无需提前预约,只需在ATM上输入手机号码,根据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和银行卡取款密码就可以完成取现。尽管如此,操作上还是比刷卡取现繁琐许多,客户除了应急、尝鲜,或者为了享受无卡异地取款的手续费优惠外,平时日常用卡又有多少客户受得了这些折腾。
毫无疑问,无卡金融时代的到来是大势所趋,关键是银行要积极引进现代科技新成果、新产品,大胆创新,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无卡服务手段。
2012年4月1日,网上盛传支付宝将推出“视网膜支付”功能,只要将眼球对准手机摄像头进行扫描,即可自动匹配用户信息并完成支付。这虽然被证实是愚人节的一个花絮,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支付宝方面也作出回应,考虑到人眼的安全,支付宝在考虑其他更好的实现方式,积极研发各种看似科幻的支付方式。实际上,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银行已经开始通过扫描客户手指尖的毛细血管系统来对客户进行识别,客户无需刷卡就可以直接从取款机上取得现金。
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人的生物特性,包括指纹、掌纹、声音和瞳孔等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应用在银行客户身份的确认,验证人、卡的一致性,解决卡片欺诈和银行卡安全等方面,是比现行的其他方法更加方便、安全的身份识别手段。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实现让人的生物特性最终取代信用卡甚至密码的目标。在2011年中国国际金融展上,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的 VIP 客户服务,利用虹膜识别技术代替密码、令牌等身份认证方式的“虹膜银行”精彩亮相,让人们听到了无卡金融时代的脚步声。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新技术在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能够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无卡金融服务时,才是真正步入了无卡金融时代。
(文章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本文链接:http://www.linguo.cn/product/html/26.html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