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机遇与战略
作者: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 宗良
银行业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分阶段逐步推进:规划并实施合理的区位布局;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采取清晰的管理模式建立坚实的客户基础;做好有效的风险防控。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这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国银行业应加快海外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打造全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银行业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分阶段逐步推进。第一,规划并实施合理的区位布局。一般来说,可将目标市场区分为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短期内,我国银行国际化可考虑将中资企业“走出去”较为集中的亚太、拉美、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作为拓展海外经营网络的重点区域。长期内,则要提升自身竞争实力,逐步融入发达国家和成熟市场,建立全球覆盖的服务网络。
第二,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银行业国际化有自设机构、联合、代理、合资、参股及收购等多种发展方式。我国银行业拓展海外市场应充分考虑各市场的不同特点及当地法规。一般而言,银行机构海外扩张的初期,可优先考虑采取联合、代理、合资及参股等方式,中后期可采用自设网点或收购当地机构。
第三,采取清晰的管理模式。纵观国际一流银行海外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区域管理与条线管理两种模式一直是并存的。在客户维护和业务拓展方面,条线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作用;在监管应对、集中管理等方面,区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中,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一般而言,可考虑两种模式并存,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以某一种模式为主的管理模式。
第四,建立坚实的客户基础。我国银行业在海外客户常以中资企业为主,因中资企业在海外拓展,有强劲的金融服务需求。个人业务方面,可锁定华人为主要客户群,华人时常活动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海外发展的重点区域。在服务好中资企业和华人客户的基础上,再致力于拓展本土客户,融入当地市场。
第五,做好有效的风险防控。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各国金融监管也处于改革和调整中,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风险范围更大、种类更多、性质更为复杂。银行应尽量选择政治稳定、风险较低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