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撬动金融业多元化经营格局
来源:《金融电子化》杂志
如果从科技应用的角度、以历史的视角来考察,互联网金融其实很简单:不存在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业的问题,也不存在互联网金融的“泡沫”问题。
2013年,伴随全社会的聚焦和热议,互联网金融进入了爆发元年。展望2014年的走向,有人预测互联网金融将蓬勃发展,并颠覆传统金融业,近期余额宝、理财宝、百度百发等新兴网络理财产品的热销,又为此提供了佐证;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在交易安全、信息安全和规范经营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是泡沫产业。对此,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实际上,以网络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科技应用长期以来就对银行服务形成再造之势,尤其是在“互联互通”等层面,不断实现着对业务发展的引领。2000年前后,工、农、中、建四大行借助网络技术,相继实现了全国个人账户的通存通兑。银联成立后,“金卡工程”正式启动,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实现促进支付业务完成了质的飞跃。在同一时期,为方便客户办理金融业务,中国银行于1997年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之后各行网银陆续上线。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银行的服务模式,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行业的关系日趋紧密。
网上银行促进了电子商务交易需求的飞速发展,而承担交易中介角色的第三方平台,解决了电子商务交易的互信问题,但支付问题又随之凸显。基于风险管控理念而设计的网银交易流程往往过分强调安全,操作相对繁琐,使得大多数客户望而却步。电子商务的发展急需一种简单的支付工具,以支付宝为代表的虚拟账户应运而生,凭借友好、便捷的客户体验,一经推出,很快赢得了市场认可,从此国内有了第三方支付,进而衍生出在线理财产品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小额贷款、企业融资等多种服务,互联网金融业态浮出水面。
从以上简述的互联网金融诞生过程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互联网而产生的、依靠商业银行、以支付业务为主的、为小储户/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新方式,互联网金融不可能脱离银行而独立提供金融服务。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将促进互联网应用,同时促进传统金融行业服务理念的转变,促使其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传统金融行业将学习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在注重安全的前提下,更多地考虑客户的便利性,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等特点。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融合的良好前景值得期待,因此不存在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业的问题,而是金融服务提供模式的改进。
必须看到,强调客户体验的互联网金融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支付安全、信息安全等。在此方面,第三方机构应向银行学习,在便利和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注重防范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不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要加强合规意识,健全内控制度,以保障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业历来就是“特许行业”,在市场需求驱动商业模式的时代,一些企业利用新技术和服务手段,自发性地涉足部分金融服务,是市场规律下的阶段性产物。可以预测,随着业务模式的改进、金融监管政策的完善,短期的非规范行为必将被纠正,未来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既符合标准、又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模式。从此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并非“泡沫”。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系统架构、业务处理流程和方式,是科技引领业务发展的又一个典型案例。互联网金融归根结底还是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机构已经在借鉴、学习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经验并推出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优秀的第三方机构亦在努力寻求规范化经营金融业务的路径,未来将会以获得牌照或其他形式被纳入金融监管范围。新型金融机构或将出现,中国金融业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