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挑战电子支付体系
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电子支付体系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基础设施。根据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特点,就要求电子支付基础设施环节必须做到高效、稳定、安全和灵活的资金流转。
就在最近十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已经引发了媒体行业、零售业和部分服务行业的变革,而现在这种影响力已经逐渐渗透到金融行业当中。
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其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金融交易已经从传统的专网不断向互联网进行渗透,互联网将金融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发挥到了极致,并且这种趋势还在成几何级数增长。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已经开始通过社交网络推广自己品牌或者直接在网上销售金融产品,这就已经是互联网金融了。
不论是哪种互联网金融,电子支付体系都将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现有的网络商品交易相比,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特点是:金额规模巨大,营销所产生的爆发力更强,容错率也更低,这就要求在电子支付这个基础设施环节必须做到的高效、稳定、安全和灵活的资金流转。没有这个基础,互联网金融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电子支付体系发展现状
国内电子支付体系主要是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应用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1998年4月,招商银行在一网通网页上率先推出“网上企业银行”服务,成为国内首家推出网上业务的商业银行。1999年首信易推出网关支付平台,标志着我国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的产生。
然而,由于电子商务中的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不是面对面进行的,而且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分离的,这种没有信用保证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商家不愿先发货,怕货发出后不能收回货款;消费者不愿先支付,担心支付后拿不到商品或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双方都不愿意先冒险,网上购物无法进行。
2003年10月,支付宝率先创造性地推出了“担保交易”的形式,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公共的、可信任的中介,一举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难题。而且,通过第三方支付可以使商家看不到客户的银行卡信息,同时又避免了银行卡信息在网络上多次传输而导致信息泄露。因此第三方支付模式同时满足了电子商务中商家和消费者对信誉和安全的要求,它的出现和发展在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相关信任环境和安全机制的建设。2005年以后,随着国内网上购物的普及,电子支付市场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市场参与者愈来愈多,政府部门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快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相继出台,为国内电子支付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法律方面的保障,促进了电子支付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一条由商业银行、非金融支付机构、商户等组成的产业链。
在非金融支付机构出现之前,传统的市场交易一直由银行提供支付结算的金融服务,但是随着市场交易虚拟化,商业银行的支付系统无法满足网络交易需求。
例如,网上交易活动的完成涉及异地异行间多个银行系统配合才能完成,前台交易实时与后台结算滞后形成突出矛盾;再如,银行支付方式只具备资金的传递功能,不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这使银行不可能承担网上交易资金损失和货物保障的赔付承诺,这种交易方式本身就存在着信任缺失的危机;又如,网上交易的高风险和高成本,给银行带来资金风险,使银行不愿意经营大量的零售结算业务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为支付宝等非金融支付机构的介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提高整个电子支付体系效率和适应性,使其能适应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
在目前的电子支付产业链中,商业银行既是所有网上支付的资金源头又是结算后台,所有的电子支付资金流转还是运行在商业银行体系内;而非金融支付机构则是托管在银行系统之上的支付体系。
非金融支付机构对于整个电子支付体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于4个方面:
其一,在网络信用普遍缺失的情况下,非金融支付机构开创了“担保交易”的支付流程,提高了网上交易中商家和消费者的相互信任,促进交易成功实现。
其二,通过云计算等网络技术,提高电子支付系统稳定性。以2011年淘宝光棍节大促为例,当天凌晨0:01分瞬间有超过5.5万笔交易同时涌入支付宝系统,8分钟之内成交额突破1亿元,当天共成功完成了3369笔交易,创造了新的电商世界纪录。除此以外,支付宝当天还接待了超过90000位客户的来电咨询,向用户发送短信近1700万条。如果没有云计算技术和产业链合作,任何一个世界级的支付平台都会瘫痪。
其三,大幅度提高支付成功率和便捷性。例如,支付宝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务,消费者不用开通网银,直接通过输入银行卡面信息就可以完成网上购物付款。该服务不仅有效减少了网上支付步骤,而且还大幅度提高了支付成功率,网上商户在不做任何追加成本投入的情况下,就可以增加近四成的交易额。
其四,利用互联网安全技术分担支付风险。
除了资金流转本身的价值以外,非金融支付机构还为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提供运营推广平台。例如,支付宝的“收银台立减”和“积分POS”,都帮助合作伙伴银行提供了客户营销平台,不仅可以吸引新客户办卡,更可以激发持卡客户消费的积极性。
电子支付体系的发展趋势
可以看得出,目前电子支付体系还是建立在以服务电子商务实物交易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之上,而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标的则是虚拟的金融资产,交易规模更大、更频繁,容错率也更低。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先生曾经撰文对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支付体系进行如是描述:随着WI-FI、3G等技术发展,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趋势已非常明显,有线电话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也会融合进来。在此基础上,移动支付将与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方式进一步整合。未来的移动支付将更便捷、人性化,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和以任何方式进行支付。随着身份认证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等安全防范软件的发展,移动支付不仅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额支付,也能解决企业间的大额支付,完全替代现在的现金、支票、信用卡等银行结算支付手段。
谢平给出的蓝图实际上描绘了电子支付体系发展的三个重要趋势:
其一,终端的离散化。如果回溯一下电子支付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支付终端一直随着金融业发展处于离散化进程中。最初的支付终端完全掌握在银行网点柜台上,人们得拿上身份证、户口本等所有证件,耐心排上一个小时的队等待叫号才能完成一次简单的存取款或者异地汇款。随后的“银行卡-ATM机-POS系统”则将收付款终端从银行手中拓展到了商业聚集区、机场、地铁站和所有安装了POS机的商户手里。这不仅为商户提供了便利,也大大刺激了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
支付终端的最近一次革命就来自于互联网。终端最终被解放到每个网络商户和用户的手中,可能是笔记本、掌上电脑或手机。这样做的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就是,商业银行或支付机构可能会面临其所有用户突然因为某种原因,同时发起多笔交易付款或转账,当然也可能会大宗卖出的某类金融资产(就像股票市场上的恐慌性抛售一样)……问题在于,银行和支付机构做好准备了吗?
其二,身份的数字化。支付终端的离散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身份认证的问题。在并非面对面的情况下(有时即使面对面也未必真的能够识别身份,不是吗?)如何区分真实的交易还是欺诈交易?
互联网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通过手机或个人电脑将个人(或企业)的大量行为状态记录并存储到云端(而不仅仅是交易行为),并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连续性进行分析来识别身份。这种名为“数字化自我(quantified self)”的项目最近在硅谷受到创投公司的重视是由于它能够帮助监测身体特征,阻止疾病的发生,延长人类寿命并且降低医疗成本,但很可能成为网络身份认证的重要技术手段。
身份数字化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并非出于安全考虑,而是对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便于金融企业为其提供贴身服务。“数字化自我”的魅力在于,当机器提供给你提供一份金融服务方案的时候,或许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真实需要。
其三,服务通用化。或许很多人都认识到互联网上很容易出现巨型企业,这源于同质化竞争在互联网上如此激烈,以至于只有“免费+服务最好”的企业能够生存下来(赢者通吃)。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更换服务商只有很低的机会成本,很难想象现实世界中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度,由于客户直接面对的是软件(或者说是自己手机的屏幕),他们对品牌的感受也明显要弱于对服务的感受。换句话说,在互联网上,只有服务差异,没有品牌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如此渴望创新,因为大公司对小公司并没有绝对优势。
支付行业的困境
不过,目前国内支付体系的发展正面临停滞不前的危险。
首先问题来自于行政部门。出于监管便利考虑,以及受强大的垄断企业既得利益等因素影响,决策层有意为线上线下资金流动设置防火墙,防止效率更高的互联网支付体系冲击线下支付网络。还有消息称,决策层还考虑将支付机构定位限制为主要服务于小额消费支付,为支付机构的线上虚拟账户设定各种限额和使用限制。
对于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电子支付风险控制的研究仍亟待深入,除了对洗钱、套现、欺诈等风险的防范外,还包括货币电子化后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的影响等等。不过,如果就此延缓电子支付体系的发展,所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整个经济互联网化的大幅放缓,长期来看金融行业的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受损。
第二个困境来自于银行与支付机构之间的产业链合作。由于支付机构作为互联网企业成长速度惊人,不少商业银行担心失去对支付体系的主导权。由于害怕支付机构掌握了互联网入口后银行被后台化,部分银行以担心客户信息泄露为名拒绝将客户身份验证过程交给效率更高的支付机构完成;也有的银行为了获得客户交易信息而投入巨资创办一家自己的网上商城(尽管这一行为的可行性值得商榷,但支付机构的确几乎没有机会通过创办一家银行去获取客户的金融资产状况)。
实际上,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目标客户存在很大差异。对于商业银行而言,80%利润来自于20%的高净值客户,因此商业银行更愿意把资源用于服务大客户。而网络支付企业的主要客户都是那些希望在网上买便宜货的普通消费者。支付机构集中为这些低净值客户提供信用卡还款、缴水电煤气费等民生服务,还能有效缓解银行网点排队压力。
不过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之间并未建立“互信”的产业链关系。对于支付机构而言,应该从互联网企业逐步向金融服务平台转型。其一,支付机构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产品主导,而是更多从了解金融业改革的层面出发,加强对金融企业需求的了解和服务,加强商业银行对互联网技术、营销方面的培训。其二,提供更加标准化的产品、服务和价格体系。其三,努力向金融行业较为严格的内控、风险控制、信息安全以及合规标准看齐。
而传统金融企业若想要在网络市场中占得先机,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互联网演进规律,尤其是通过融入现有电子支付产业链和电子商务营销链,嫁接最新的互联网技术,为企业的互联网战略夯实基础。
第三个困境来自于外资互联网巨头的威胁。包括苹果、google、facebook等国际互联网巨头都不同程度的控制着中国用户的互联网入口。这些创新能力超强的公司不仅中国用户数量惊人、粘度甚至也超过任何一家国内企业;他们掌握着大量国内用户的数据,而且他们都进军电子支付行业。
留给中国支付行业的时间或许并不多了。
(文章来源:银行家)